公众版|员工版
【专】2025奉天辽肿•肿瘤整体评估交流会圆满落幕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查阅: 转发

10月25日,由辽宁省抗癌协会主办、辽宁省肿瘤医院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2025年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2025年辽宁省老年肿瘤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聚焦肿瘤整体评估领域的前沿进展,汇聚国内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肿瘤诊疗的精准化、规范化与整体化发展方向。

大会执行主席白静慧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阐述了本次会议的核心宗旨。她指出,肿瘤整体评估是肿瘤诊疗理念的重要延伸,是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的关键路径。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功能及社会支持等多维度的系统评估,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依据,从而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

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宏旭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李小梅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委会主任委员张宏艳教授及候任主任委员刘波教授先后致辞。各位专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高度肯定了肿瘤整体评估在推动肿瘤诊疗模式创新中的战略意义,强调应以评估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推动肿瘤诊疗迈向更加精准、智能和人性化的新阶段。

大会共设六个学术单元,内容涵盖评估理念、临床转化、多癌种研究与护理协作,全面展示了肿瘤整体评估体系的最新进展与实践成果。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周文丽教授与刘勇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会议进入首个学术环节。

肿瘤整体评估实践与进展:张宏艳教授系统梳理了肿瘤整体评估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演进路径,强调多维度评估工具在精准识别患者脆弱性、指导治疗决策中的核心价值。

老年肿瘤与整合医疗:李小梅教授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整合医疗理念融入老年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提出应建立涵盖肿瘤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及心理支持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第二环节由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刘东颖教授与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红霞教授共同主持,议题聚焦患者生活质量与康复支持。

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主任委员石丘玲教授分享了一系列针对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对治疗耐受性和生存预后的深远影响。

肿瘤康复实践与研究: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丛明华教授聚焦肿瘤康复领域的最新实践,展示了包括营养支持、运动疗法、症状管理等在内的综合康复措施如何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提升治疗依从性。

第三环节由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内儿科主任田宏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高宏教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三科主任王政华教授、抚顺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朴今花教授共同主持,聚焦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最新成果。

刘波教授、鞍山市肿瘤内科主任满莉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综合内科朱相宇教授等专家先后带来《2025 ASCO胃癌新进展》《2025 ASCO食管癌治疗进展》及《HER2阳性胆道肿瘤诊疗进展》的精彩报告。讲者对关键研究数据进行解读,指明了消化道肿瘤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的新方向。随后的讨论环节中,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蒋雷教授、阜新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闻东教授、抚顺市第四医院副院长兼放疗二区主任张旭红教授就如何将这些前沿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展开了热烈交流。

下午的议程围绕肺癌的全程化管理展开,分为两个核心环节。

在第一环节中,辽建集团本钢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昕教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主任崔巍教授、营口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曲洪军教授共同主持。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闵婕教授围绕“小细胞肺癌”展开探讨,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胸外二病区纵隔外科主任孙楠教授则就“围手术期肺癌进展”进行报告,细致梳理了从早期筛查、术前新辅助到术后辅助治疗的最新策略。在讨论环节,鞍山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冷传春教授从基层医疗实践的视角,探讨了将这些国际前沿进展向地市级医院推广的可行性与挑战。辽宁省肿瘤医院马建齐教授和黄雁峰教授结合其丰富的多学科诊疗(MDT)经验,强调在消化肿瘤诊疗中,内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的全程协作对落实精准治疗、使患者受益于前沿研究具有核心作用。现场思想碰撞,学术氛围热烈。

随后,鞍山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主任董禹洋教授、营口市中心医院肿瘤二科主任房玮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高平教授共同主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郑伟教授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赵明芳教授分别就“局部晚期III期不可切肺癌进展”和“晚期肺癌”的治疗进展展开探讨,重点分析了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在复杂病例中的应用与突破。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周景新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综合内科解爽教授、孔东辉教授围绕晚期肺癌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与后续策略分享了见解,为破解临床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专家们还聚焦罕见驱动基因突变患者的治疗困境,强调遵循临床指南与实施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重要性,以确保患者获得规范化且富有人文关怀的全程管理。多位专家的深度交流,将本环节的学术氛围推向高潮。

会议的压轴环节由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朱新江教授、朱相宇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周玉斌教授主持,议题呈现显著的跨学科特色。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染色质生物学研究室主任赵越教授从基础研究出发,揭示了表观遗传学在乳腺癌耐药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克服耐药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潜在靶点。辽宁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黄波教授强调了精准病理诊断在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基石地位,并展望了多组学技术、人工智能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苏家屯中心医院介入肿瘤科主任吴钺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天瑶教授、王琬婷教授参与了最后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肿瘤整体评估的科学框架将是推动未来临床与基础研究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

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会议接近尾声。执行主席白静慧教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会议议程紧凑、内容丰实,成功搭建了一个融汇肿瘤整体评估、老年医学、前沿进展与多癌种管理的综合性交流平台。她代表专委会感谢所有讲者、主持与同仁的倾情参与,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评扶控护生”理念,推动学术成果的临床转化,为辽宁省的肿瘤防治事业谱写新的华章。